第一百二十七章:指点解缙(2 / 2)
“对,你还要顺道为我喊冤。”</p>
解缙已经明白了朱高煦的意图,凑近夏原吉说道。</p>
次日。</p>
早朝。</p>
“有事起奏,无事退班!”</p>
侍立在丹陛右侧的内官监少监李兴高声唱道。</p>
“陛下,微臣以为,郁尚书因督办市舶司不力,而受到陛下的责罚,实属冤枉。”</p>
户部侍郎夏原吉出列道:“筹备出海,郁尚书虽然勉为其难,但依然谨遵圣命,勤勉办差。”</p>
“臣附议,郁尚书为永乐新政殚精竭虑,不受褒奖,反遭处罚,公义何在?”御史桂湛出列奏言道。</p>
“陛下,解学士才高八斗,学富五车,为我大明第一才子,忠君直言,反被误为冒犯天听,耕田种菜,真是让天下读书人心寒啊!”</p>
解缙的同乡好友胡广正想出列为解缙喊冤,忽然有一名官员抢先站了出来,禀告道。</p>
他定眼一看,发现说话之人正是他与解缙的同乡好友王艮。</p>
王艮去年秋季开刚入仕途,就被朱棣授为翰林院修撰,参与编修《太祖实录》。</p>
或许是他很小就失去父亲,母亲培养他时经常说忠义岳飞故事的缘故,以至于他对朝廷忠心耿耿,恪尽职守,经常上书谈论时政,无所回避。</p>
故而朱棣对王艮印象深刻,知道此人才华横溢,精通韵律,乃是去年江西乡试第一名。</p>
正因如此,朱棣面对王艮对他的误解,不仅没有动怒,反而颇为欣赏王艮的正义直言。</p>
“王修撰,在下已官复原职!”</p>
就在大多数朝臣误以为王艮的慷慨激昂之言,把当今天子给怼的一言不发的时候,大殿最末端的角落里忽然响起了解缙的高昂之声。</p>
王艮闻言一喜,接着面朝金台上的朱棣,跪地叩首,面露决然之色,大声说道:“微臣失言,差点有损陛下仁义之名,请陛下治臣大不敬之罪!”</p>
“朕让太子传口谕给解缙,着他官复原职一事还未来得及公布于众。正所谓‘不知者不罪’,王修撰不知情,朕岂能怪罪于你?”</p>
朱棣面带微笑,朗声道。</p>
王艮再次叩首道:“陛下仁义,微臣感激涕零!”</p>
“好了,起来罢!”朱棣乐道:“诸卿可还有其他事情要奏?”</p>
“陛下!”</p>
御史桂湛高声道:“臣为户部郁尚书鸣不平,郁尚书——”</p>
“好了!”</p>
朱棣开口打断了桂湛所言,道:“你们的意思,朕听懂了。”</p>
“殚精竭虑,苦不堪言,尽力办差,反受针砭。你们都是忠诚侍主的贤臣啊!今日朕把话挑明了,不愿拉永乐新政这辆车,朕即刻换人。”</p>
他也不给其他朝臣反应的时间,话锋一转,朗声道:“朱高燧?”</p>
“儿臣在!”</p>
站在宗王队伍里的赵王朱高燧急忙出列,激动的高声回应道。</p>
朱棣下令道:“着你从今日起,统领泉州市舶司,明年九月之前,朕要看到万事俱备,准备迎接巡视南洋的船队回航。”</p>
“儿臣遵旨,为永乐新政,儿臣愿效犬马之劳!”</p>
朱高燧兴奋的如同打了鸡血,拍着胸脯,信誓旦旦的说道。</p>
“陛下——”</p>
御史桂湛再次开口,他还想为郁新鸣不平。</p>
“退朝!”朱棣霸气的打断了桂湛的话,高声道。</p>
半个时辰之后。</p>
宗王坊。</p>
赵王府邸,后花园,凉亭之中。</p>
宁王朱权与赵王朱高燧喝着茶,聊着天。</p>
“别高兴的太早,这叫借力打力。用你这个赵王,去打压蜂拥而起的朝臣。你父皇这一手,厉害啊!”</p>
宁王朱权端着茶杯,对朱棣任命朱高燧管理泉州市舶司之事发表了他的见解。</p>
朱高燧不以为然的说道:“十七叔,你又不是不知道,我昨日在殿上说了市舶司贪污一事,父皇马上就带人去郁尚书家查验。而我跟母后提了市舶司的差事,这不,父皇就给我了!”</p>
他的言下之意是说朱棣与徐皇后还是疼他这个老三的。</p>
“你可真是你父皇手里的一杆枪呀!”宁王嘴角带笑道。</p>
朱高燧无所谓的说道:“能当父皇手里的一杆枪,并没有什么不好,等我把对手都消灭干净了,到那时父皇还能指望谁?”</p>
“没那么简单,你以为你父皇能为了你,把他身边的倚重之臣全都清除干净么?”</p>
宁王毫不留情的反问道。</p>
他觉得朱高燧有些异想天开了,不得不提示道:“今日早朝,你可察觉什么异常没有?”</p>
“一切都挺正常,没什么异样呀?”</p>
朱高燧思索片刻后说道。</p>
宁王当下茶杯,恨铁不成钢的说道:“我的好贤侄,你没发现解缙被官复原职了么?”</p>
朱高燧更加不解道:“官复原职就官复原职,父皇做事从来如此,这有什么异常?”</p>
“你可注意到,你父皇命解缙官复原职的口谕,是谁去传的?”宁王问道。</p>
朱高燧认真回想了一下,不确定的说道:“是太子?”</p>
宁王点头道:“不错,就是太子。”</p>
“二哥身为太子,去向解缙传父皇的口谕,这不是很正常么?”</p>
朱高燧依然没有察觉到异常在何处,反问道。</p>
宁王再也不想废话,直言道:“解缙何德何能,凭什么让太子去为他传口谕?你父皇随便派个宦官去传口谕即可,却偏偏派太子去,这意味着什么?”</p>
朱高燧不想跟宁王打哑谜,放低姿态道:“小侄请十七叔赐教。”</p>
宁王沉着脸说道:“我担心这是你父皇和你二哥演的一场戏!”</p>
朱高燧道:“那你说,我父皇为何答应让我主持泉州市舶司之事?”</p>
“相互掣肘,制衡权术而已!”宁王毫不犹豫的说道。</p>
朱高燧闻言,瞬间陷入了沉默。</p>
他忽然觉得,还真有可能是这么一回事。</p>
PS:二合一的大章!希望老铁们看的痛快!感谢千枝风竹,登证果,豫见,我一个滑铲qwer,中友1104181817,永远支持我的欧巴,临云居士,众生皆凡,啊啊啊打等老铁投的票子!</p></div>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