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9 汉化(1 / 2)

加入书签

王二想捂脸,幸好老爸是开面馆的,如果做生意,被人卖了,还替人数钱。

老爸怒火消除了,王二回到房里,看着电脑,想了想,范警督肯定也知道了,也不是疯狂暗示,他是警察,怎么说,难道当着电视机许多观众的面撒谎,那个孩子不是五口半井?于是遮遮掩掩地说了这几句话。

说明有人打过了招呼,这是大新闻哪,不说也不好,能说多少呢,他说的话,就是真正的分寸与底线。

其实年龄想否认已经不可能了,只要不泄漏自己的姓名与住址,王二就满足了。

第二天他继续画画。

但他的书卖疯掉了。

先是《小王子》。

虽然它面世时间比较晚,许多读者对它都翘首以待,然而各方面考虑,两个版本才发行了三十二万册。

加上这件事带来的影响,昨天下午有的书店就买不到了。

许多人莫名其妙,这才是第一天呢,怎能买不到书?一起上网问原因,原因很简单,出版社总共才发行了三十二万册。其实这个发行量绝对不算低,但当成畅销书,发行量又是比较少的。或者均摊一下吧,全国一个县都摊不到一百本。

许多读者气的不行,一起上网骂出版社没眼光,明明它比《木偶奇遇记》写的还好,为什么《木偶奇遇记》你们敢发行一百五十万册,这本书只发行了三十来万册?加印加印,十天内我们看不到书,就寄刀片给你们。

看到这些话,有的小作者在边上默默的画圈,这是三十二万册哎,哪里少了?

出版社看到这些信息,从谏如流地发了一篇微博,不要寄刀片了,正在连夜加印。

中间还发生了一件笑话。

有一个大V叫“小白太太”的女读者,因为喜欢这本书,在前段时间发了一篇长评:

这是一部充满诗情的童话。

它的精美与朴质,深刻与平易,以及从内容到形式已经接近完美,使它苑若一块近乎于完美无暇、浑然天成的美玉。

在这本书里,以小王子孩子式的眼光,透视出成人的空虚、盲目和愚妄,用浅显天真的语言写出人类的孤独寂寞,没有根基,随风流浪的命运。

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金钱关系的批判,对真善美的讴歌,听说作者将大部分稿费捐了出来,这也是所谓的文如其人,人如其文吧。

然后她又噼里啪啦写了一大堆,仔细地分析了书中每一个角色的用意。

最后她说道:“无论是语言,深度,广度或可读性,它就是今年年度最佳童话。”

这篇评论引起许多喜欢《小王子》的读者注意,许多读者在下面纷纷回复。

人家就是恰这行饭的,当然,有的书评不是拿了钱才写的,比如这篇评论,是真喜欢,她才写了这篇长评。

临到实体书发行时,出版社联系了她,给了一笔钱,让她二号再写一篇长评。

“小白太太”欣然答应,确实喜欢这本书,又有钱赚,何乐而不为?

到了二号,拿到实体书,其实与杂志是一个样的,区别就是排版比较精美一点,不用分两期读,能一口气看完,比较爽。

她准备写评论了,忽然网上大震动。

开始她不相信,不相信。

然后搜着搜着,不得不相信了。

但拿了钱,不能不写哉。

开始写了,然后想着王二的年龄,想象着王二幼稚的脸蛋,这么大的孩子真的写出了我所写的那么多道理与想法?然后越想越觉得有些好笑,最后忍不住笑出声,于是写道:

书确实是好书。

但我笑的不行,书评写不下去了,让我先下去笑一会再说,就这样吧。

有的读者先是莫名其妙,然后就翻到她前一篇书评,再想想作者的年龄,笑点来了,一起在下面笑的不行。

反正这两天网上一起疯掉了,有笑的,有哭的,有大喊卧槽震惊的,有死活不相信的,有目瞪口呆的,有匪夷所思想不明白的。

特别是诩市电视台那段采访播出后,都懂的,比王二更懂,这就是底线。

要想人不知,除非己莫为,只要是稍大的媒体或电视台,都有能力实锤王二,但已经打过了招呼,人家有怪僻,不喜张扬,也要给人家一个安静的学习与创作环境,于是不派人调查了。其实这就是一种实锤,上面已经知道情况,并且确定作者就这么点大,而且就是作者写的。

一个个呆若木鸡,冷静后,为了提高收视率,半真半假的请一些专家讨论这件事,在这么点大,能不能写出这些作品?

真的有效果,节目一边直播,一边就有许多观众打来电话,有相信的,有怀疑的,有不信的,网上继续在讨论着这件事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