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八章 送行(1 / 2)
二月初九,在前往汉京府的数十大臣离开四日之后,赵德昭携沈义伦,俞皓等人,前往汉京。
朝廷送仪是二月初五,今日赵德昭再出发,就没有送行的仪程。
不过今日出发依旧是浩浩荡荡,赵匡胤恐怕是怕赵光义在赵德昭行程中下手,让韩重赟派了三千禁军随行,并且全部是骑兵。
除了少数几辆为文臣和家眷准备的辇车,可以说是轻车简从。
而从开封府到襄阳,虽然有一千里,却都是大宋的核心区域。
沿途处处都有驻军,像赵德昭的老丈人陈思让,担任护国军节度使,就驻扎在许州(许昌)。
为了赵德昭的安全,赵匡胤也算布置周全。
赵德昭就藩,朝廷大臣这次也几乎是一个不拉,全部来送行。
二月初五日已经送了程仪,这次只需要人来就可以了。
赵匡胤在宣德门送行,丞相赵普率领文臣在大梁门送行,而武将们大多在城西十里的西湖驿送行。
如今虽然礼教败坏,可即便是乱世,也自有一套制度。
“留守前往汉京,山高水远,老臣愿雄鹰展翅,振兴我大宋。”
赵德昭跳下马来,扶住了这个宋初名臣的手臂。“德昭不过是想躲几年清闲,丞相身负重任,劳苦功高,德昭在此拜谢。”
“不敢当……”赵普握住赵德昭的手臂,笑道:“陛下也跟老臣闲叙了一二,老臣就在开封府等留守的好消息了。”
赵普的确是有能力之人,前几年因为反对赵光义专权,还被贬谛出京过。
如今赵光义病重,大权又逐渐被赵匡胤收回,朝廷变成了一个中心,也感觉轻松了许多。
对这个文韬武略都不错的皇子,赵普如今格外重视。
赵德昭对他也很重视,宋初的名臣里面,他绝对算是出类拔萃的一个,而且跟大部分违法乱纪,贪腐的大臣相比,他的操守也是值得竖个大拇指。
“德昭此去,定当为我大宋打造利器,让丞相与诸位大臣,在有生之年能见到华夏收回燕云十六州。”
这句话就说的有些大了,辽朝比宋朝先成立了几十年,并且扼守北境要地,兵强马壮。
如今的宋朝,在辽朝面前还是个弟弟,几乎没有大臣相信,宋朝能跟辽朝相比。
闻听赵德昭这样说,不管信不信,都躬身拜道:“愿候佳音。”
赵普知道更多,触动也更深,立即红了眼眶。“若能看到这一日,老臣死而无憾。”
他祖籍就是幽州蕲县,燕云十六州被石敬瑭割让之后,他就变成了一个没有根的人。
对北伐,他比任何人都期待。
赵德昭笑了笑,低声道:“最迟两年,德昭会让丞相看到希望。”
与文臣告别,双方相互三拜,赵德昭才牵马走出了瓮城,翻身上马。
在他的身后,一众文臣久久躬身不起。
出了大梁门,身后的车队才跟了上来。“二哥儿,快劝劝四姐儿她们,我被哭的头都大了。”
赵廷美从宫中出发的时候,就一直跟在赵德昭的身边,对赵德昭能去就藩,羡慕不已。
今年才十九岁的他,还是一个一心想要高飞的少年。
不过如今他也结了婚,还被赵匡胤委以重任,想跑出去玩,是不可能的。
马车里,四姐她们几个一个个哭哭啼啼,从小到大,她们都是赵德昭带大,这一次要分开,她们都不舍得。
赵德昭安慰了好一会儿,承诺了等襄阳那边安顿好,就接她们去玩,才让她和五姐停住了哭泣。
可是四哥赵德芳,六姐就安抚不好了,特别是六姐,知道以后见不到二哥,哭的撕心裂肺。
西湖驿这边,武将的数量要少了许多。
如今武将大部分驻守外敌,后蜀和南方也还有大军剿匪,开封府这边的武将并不多。
以韩重赟为首的诸位禁军将领已经准备好了酒水,等着赵德昭的抵达。
赵德昭跳下马来,五指并握,行了一个后世的军礼。
除了韩重赟少数几人以这样的军礼回敬,其他将领都是右手握拳,重击左胸回礼。
锦衣卫建立也有三个多月,锦衣卫的军礼赵德昭采用的后世军礼与现代军礼结合。
上级对下级是举手礼,下属对对上级是击胸礼。
除此之外,没有单膝跪拜之礼,只有在礼仪,祭祀场合,才有跪拜礼。
这套简洁明了,却又有气势的标准随着《步兵操典》的流传,也逐渐流传开来。
最少在开封府,禁军这边也逐渐学会了这套军礼。
双方礼毕,韩重赟笑着端起了面前的酒碗。“节度使就藩汉京,臣职责在身,不能远送,再次恭送节度使一路顺风。”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