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一十一章 震撼众人一整年(1 / 2)

加入书签

剪辑完成版的《等待》长度有点儿出乎姜山的预料。

他原本打算的是一个三分钟的公益短片,没想到最后还是超了。

成片长度近4分钟,3分55秒,勉强在公益短片竞赛的规则要求之内吧。

实在不能再剪了,再剪下去就不完整了!

反正是有点儿导演剪辑版的那个意思了,哪个素材都不舍得扔。

《等待》这个短片的背后又没有制片人、投资方施压,所以在剪辑方面姜山当然是奔着完整去的,尽可能的保留更多的剧情细节。

这个短片如果放给普通观众看,那么他们可能关注的是剧情。

杨琳不一样,她首先关注的是姜山对于镜头语言的运用。

比如一开始这段董宣在和医生的电话对话,就是用的斜面拍摄。

这种拍摄方法的作用主要有三点,上学期的《影视导演基础》课程上也都有讲过。

被摄主体的横向线条变为斜线,产生明显的形体透视变化、扩大容量使画面生动活泼,有利于表现景物、人物的立体感和空间感。

当然还有在表现人物时最重要的一点,有利于安排主体和陪体,突出主次关系。

这里,杨琳第一眼便看到了作为前景陪体的陈强。

姜山拍的这个短片已经算是长的了,其他好多投稿都在三分钟,甚至两分钟以内。

不过长点儿也是有好处的,像一直到董宣扮演的女儿开口叫‘爸’前,杨琳一直以为陈强起到的是点醒女主角的作用。

毕竟这种公益短片一眼看去就知道是讲‘孝’的。

没想到的是,短短四分钟的短片,姜山还在这其中玩儿出了花样反转。

这已经不是学得怎么样的问题了,光是看成片效果,杨琳唯一能想到的一个词是‘成熟’。

与之相对比的大三大四的作品,完全就属于‘稚嫩’了。

镜头语言很少,镜头景别之类的也都是最常见最常用的,整个短片姜山没有刻意炫技,其实他也不会,偏偏给人的观感很好很舒服。

就是四平八稳的拍摄,四平八稳的剪辑,最后展现在面前的就是现在的成片了。

惊喜,绝对是一个惊喜!

影片其实一直到最后没有明确说出想表达什么,每个人看完后都会有自己不同的解读。

陪伴、亲情、关爱老年人、关注阿尔茨海默症等等……

完全不像一个学导演不满一年学生的作品。

姜山来递交了自己的作品离开后,杨琳忍不住又将他的作品重新在电视上播放了几遍。

远远超过了她的预期,假如不是事先知道这是自己学生的作品,杨琳甚至会认为这是某广告公司新拍的公益短片。

剧情、画面、质感毫不逊色。

之前她还觉得管理系大四有个作品的寓意挺好的,塑料袋里装着一条金鱼,而袋子破了一个口子正在不断往下漏水,把人类比做金鱼,以此来告诫大家要珍惜水资源。

其实是一个不错的创意,拍的也还可以。

不过现在她改变主意了,《等待》值得。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