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5章 忙年(1 / 2)
按照在京城人的老礼儿,在农历腊月二十三的这一天,就叫做“小年”。</p>
这一天,夏国大部分地区的习俗跟京城人都差不多,都是叫做“小年”。</p>
之所以如此称呼,恐怕是因为再过几天,作为“大年”的春节就要来临了。</p>
因此,也可以说“小年”是“大年”的前奏或者序曲!</p>
在这之前,刘之野他回来的这么多天里,除了无走亲访友,就是按时的到师部去点点卯。</p>
在警卫二师,他的职责似乎并不繁重。年终之际,他参与了总结大会,参入全师的总结表彰;随后,他又轻车简从地考察了基层部队的训练实况,给予必要的关注与鼓励。</p>
这一年,警卫二师迎来了它的蜕变之年。改编之初,虽有个别野战精英部队并入,战斗力与军事素养傲视群雄,但原公安支队等成员,其战力与素质尚需锤炼与提升。</p>
面对此况,刘之野将军量身打造了“刘之野训练法”,此法一出,即被部队视为圭臬,迅速风靡全军,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练兵热潮。</p>
警卫二师借此东风,锐意进取,后来者居上,于全军比武中屡建奇功,荣誉满载。</p>
历经近两年的严苛训练,警卫二师已彻底脱胎换骨,焕然一新。</p>
刘之野遍访各部门后,心中满溢着赞许。尽管他这一年未驻军中,副参谋长徐荣却以他的沉稳、勤勉与自知之明,稳住了大局。</p>
徐荣非惊世之才,却能在遵循刘之野既定策略的同时,将参谋部治理得有条不紊,曹规萧随,秩序井然。</p>
尤为难得的是,他对年轻许多的刘之野参谋长保持着高度的敬意,频繁汇报工作进展,展现了良好的职业素养与团队精神。</p>
刘之野对徐荣的评价日益高涨,心中已暗自盘算,待时机成熟,他的职位晋升之际,参谋部将力荐其接替要职。</p>
鉴于徐荣这一年来所展现出的卓越能力与不懈努力,师党委方面,料想也会欣然应允,毕竟徐荣的实绩与潜力,有目共睹,足以服众。</p>
倘若徐荣顺利接过刘之野参谋长的重任,他留下的副参谋长一职,刘之野的心中已暗自锁定人选,那就是装甲团团长孟鲁豫,拟让其兼任副参谋长一职,此举无疑将极大增强参谋部的指挥效能与战略视野。</p>
孟鲁豫,是一位拥有海外深造背景的军事精英,其履历中不乏辉煌篇章。</p>
他曾亲自率领坦克劲旅,与M军的机械化大军正面交锋,而且是硬碰硬还屡占上风,打的M军王牌师屁滚尿流,展现出非凡的装甲作战指挥才能。</p>
此番他若能加入参谋部,定能以其深厚的专业素养与实战经验,为参谋部注入新的活力与智慧,是一名非常难得地装甲指挥型人才。</p>
尤为关键的是,孟鲁豫现已成为刘之野麾下不可或缺的得力干将。</p>
两人渊源深厚,早在抗M援朝的烽火岁月中并肩作战,就结下了坚不可摧的战友情谊,彼此间那份相互欣赏与敬重,历久弥新。</p>
今后将孟鲁豫调入参谋部,实为刘之野深思熟虑之举,意在进一步巩固对二师的领导与掌控,展现了他深远的战略眼光与周密的布局。</p>
针对这些忠诚的部属,刘之野自归来后,屡屡召见他们。久别重逢,他旨在稳定军心,同时为这一系的支持者注入强心剂,激励士气。</p>
尽管刘之野已有一年未在部队中经常现身,但他的威望却与日俱增。</p>
众人皆非愚钝之辈,显而易见,他们这位首长未来的仕途一片光明。</p>
一旦参谋长刘之野自军事学院毕业,他至少能晋升为副师长,甚至代理师长的位置也非遥不可及。</p>
关于警卫二师师长即将兼任京城卫戌区副司令的流言,早已在全师范围内不胫而走。</p>
对于刘参谋长在未来可能兼任副师长并代理师长的前景,大家普遍持乐观态度,认为这将是水到渠成之事。</p>
所以,也没有人会利令智昏的去另投他人。</p>
要是有的话,也不会被刘之野倚为心腹,他相信自己个儿看人的眼光还是有的。</p>
作为一个上位者,刘之野的气度也是这些追随者们所钦佩的。</p>
“居上不宽,为礼不敬,临丧不哀,吾何以观之哉!”</p>
作为一名上位者,需要有宽宏的度量,有一个恭敬敬畏的心态,遇到事情时候有真挚情感,真诚对待每一个人。</p>
因此,刘之野这人熟读史书,知成败。</p>
所以他做人胸襟宽广,对待他人和煦,宽以待人,严以律己,深受指战员们的真心尊敬和爱戴。</p>
刘之野归来后,首要之务便是频繁深入基层,对官兵们嘘寒问暖,细致关怀。他积极与基层战士交流,共商军事训练之策,其心中所系,正是那矢志不渝的强军梦想与建设蓝图。</p>
…………</p>
完成这些任务后,刘之野便无需在军营中只值守,毕竟,他正处于学习阶段,轮岗的身份让他得以享受这份相对的自由。</p>
所以,小年这天他又闲了下来,难得没有去军营。因为早上不小心地招惹了“邓太后”,他这会儿正低眉顺眼的搁家里,被指使来指使去的正在打扫家里的卫生呢!</p>
你说他堂堂管理一两万人的正师级大参谋长,被弄的灰头土脸的这也没谁了。</p>
“我说,你年纪轻轻的手脚能不能麻利点儿?”老娘邓茹气性还挺大,到现在气儿还没消呢!</p>
她见刘之野干一会儿,便偷偷地在偷懒,忍不住便呵斥了起来。</p>
甘凝与小妹刘之若见状,嘴角轻扬,掩嘴偷笑,却无人敢轻易招惹邓茹,对刘之野则视而不见,各自埋头于手中的活计。</p>
今日,他们这一家人可谓是忙得不可开交,偌大的院落需彻底清扫,绝非易事。</p>
“唉!早知道就不整这么大的院子住了,这收拾起卫生来,也太麻烦了吧……”刘之野站在梯子上,去清扫屋顶上的蜘蛛网,郁闷的想道。</p>
今天是小年,刘家人有两个任务,一是“大扫除”,另一个就是“祭灶”。</p>
京城地区的“祭灶”是在腊月二十三,也就是小年夜的晚上进行。</p>
也叫“送灶”,就是送灶王爷上天去跟玉皇大帝他老人家汇报这一年的工作。</p>
京城人的“祭灶”颇有讲究,“祭灶”时要在神龛前摆上供品,有一碟关东糖,一碟糖瓜儿,一碟南糖,一碟硬面饽饽,一碟马草马料,一碗凉水。</p>
到晚上祭灶时,点上“小双包”蜡烛。</p>
祭拜时点上三柱香,插入香炉。老京城的规矩多,供品不能用肉类、干鲜果品之类。</p>
给“灶王爷”的供品中,不须用鸡鸭鱼肉、干鲜果品之类,更不须用牛羊三牲,只须一些“糖瓜”就可以了。</p>
稍考究一点的人家,再供上一碗用糯米蒸熟的“莲子八宝饭”,他老人家就会更心满意足。</p>
“灶王爷”骑的神马,还要供以香糟炒豆和清水。</p>
另外,还有“男不供月,女不祭灶”的规矩。</p>
因此,“祭灶”时女人们不论老幼都得躲起来;由一家之长的男人领头,其他人按辈分依次磕头祭拜。</p>
祭拜后,要把关东糖在火炉上烤化,抹在“灶王爷”“灶王奶奶”嘴上,意思是用糖糊住嘴,见到“玉皇大帝”时嘴要甜,只说好话,不说坏话。</p>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