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5.与老师的谈话(1 / 2)
说着怪味韩语的金发碧眼老外。</p>
没错,这就是王承言在心理学上的老师。</p>
当年如果不是走错教室误听了他的讲座,现在的「HearingHeart」应该都不会存在。</p>
因为,他主研究的、那场讲座的主题就是“人与谎言”。</p>
而除了专业,还有一点让王承言特别尊敬、喜欢他,那就是他非常喜欢研究华国文化。</p>
不是想“偷”,是真正的尊重和热爱。</p>
为此,尤其对诸子百家格外热衷的他还专门给自己起了一个华国名字:孟孔。</p>
“那你听听我的中文怎么样?”</p>
这不,一被打趣韩语,孟孔直接转换到了中文。</p>
“比韩语强。”</p>
竖起大拇指点一个赞,王承言一边用中文回答,一边接过他的行李,帮忙放进后备箱。</p>
“那我一路上和你说中文。”</p>
拉开车门,孟孔扔下这么一句话,钻进后座。</p>
「叮——」声一响,王承言笑着摇摇头,将后备箱盖死,绕车转半圈坐到了驾驶位上。</p>
“老师,你可别吓我。”</p>
然后,他指指自己的脑袋,系上安全带。</p>
“你......还是能听到杂音?”</p>
看到爱徒的动作,孟孔微皱眉头,脸色变得认真起来。</p>
他知道测谎钟的存在,知道王承言在听到别人说话之后,脑袋里会响起两种不同异响。</p>
“嗯。”</p>
王承言轻轻点头,发动汽车。</p>
“有什么其他变化吗?”</p>
过了一会儿,孟孔从包里取出一本看起来有些年岁的笔记本,一手翻开,拿着笔问道。</p>
“我还真有一个问题想请教老师。”</p>
王承言知道这本笔记是老师专门记录一些学术难题的,于是准备把自己的难题抛给他。</p>
“你说。”</p>
当面对学术问题,孟孔的状态一下子从亲切的老师转变为了严肃、认真的学术研究者。</p>
甚至,简单的两个字都有给人一种“狂热”的感觉。</p>
“有什么情况会让一句话既是真话又是假话?”</p>
驱车驶上高速,将车速稳定在规定范围内,王承言借后视镜看向后座上的老师。</p>
“你在一句话上听到了两种声音?”</p>
孟孔瞬间明白,抬眸跟他对视一眼。</p>
“首先,我能确定是一句话;其次,这种情况发生了两次,不连续,不是一个问题。”</p>
点点头,王承言补充上简单的说明。</p>
“嗯......”</p>
“还记得我今年初参与的项目吗?”</p>
沉吟几秒,孟孔把手中的笔记本往前翻动两页,盯着记录在上面的内容,开口问道。</p>
“记得,去监狱做犯罪心理的侧写。”</p>
这是多年来老师第一次因为和能力有关邀请自己加入一个项目,王承言记得很清楚。</p>
“那你还记得我们当年做的测试吗?”</p>
下一句,孟孔又询问起另一件似乎并不相关的事。</p>
“当然记得。”</p>
关于测试,王承言记得更清楚。</p>
那是他经过无数次斟酌,终于将测谎能力告诉老师之后,二人对能力进行的测试。</p>
结果:不论说谎者是老是少是孩童,不论说谎出于被动还是主动,不论谎言是否有害。</p>
↑返回顶部↑